"+prnhtml; content.open(); content.write(prnhtml); content.close(); newWin.window.print(); }
惠市教案〔2025〕15 号对惠州市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代表建议第20250088号的答复
时间:2025-07-01 16:17:39 来源:本网

谢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我市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深入研究与探讨纲要部署的建议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当前,我局正在开展《惠州市教育发展“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该规划将严格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及《推进教育强省建设实施方案(2025—2027)》(粤教育发〔2025〕1号)、《中共惠州市委 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扎实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市的实施意见》(惠市委发〔2024〕6号)等文件精神,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与专家论证工作,充分吸收师生家长与社会各方建议,高水平编制规划,助力我市“十五五”期间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关于增加高中学位供给的建议

  我市将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构建“市县结合”管理体制,明确市、县两级职责,强化市级统筹,提升治理效能,进一步推动公办学位提质扩容。通过研判学龄人口变化趋势,测算普通高中学位缺口,统筹近期和中长期,统筹优化存量和扩大增量,逐步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普通高中学位供给机制。

  三、关于优化普职分流政策的建议

  (一)探索学业跟踪与职业倾向测评机制。积极探索建立学生学业跟踪与职业倾向测评体系,旨在通过科学评估,提前为学生分流提供有效指导。每学年初,我们将精心规划并开展分流评估工作,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根据自身兴趣和职业规划做出合适的选择。

  (二)普职转学通道。依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教职成〔2010〕7号)文件精神,我市已明确普通高中学生可向中等职业学校转学的政策导向,为那些希望转向职业教育路径的学生提供便利。

  四、关于推动职业教育与地方产业深度融合的建议 

  (一)专业设置与产业升级对接。针对惠州电子信息、石化能源、汽车零部件三大主导产业及“3+7”产业园区的实际需求,我市于2025年秋季学期新增了“无人机操控与维护”、“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等34个中职专业,使主导产业相关专业占比提升至63%。同时,我们建立了“专业预警机制”,对6个就业率低于85%的传统专业采取了停招措施,目标是将专业与产业的匹配度提升至90%以上。

  (二)深化产教融合实践。我市积极推动职业院校与本地企业如TCL、德赛西威等共建现代学徒制试点班、订单班等合作模式。目前,惠州工程职业学院已与理想汽车、仝达、利元亨、日立、TCL科技等多家企业合作开设了7个订单班,与德赛西威合作开设了1个现场工程师班;惠州城市职业学院与亿纬锂能、赢合科技等企业合作开设了多个订单班、冠名班及定向班;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则与罗浮山国药、惠州市大参林等企业合作开展了现代学徒制试点及“店长班”项目。

  (三)校企合作多样化发展。为深化产教融合,我市高职、中职学校积极与企业开展多样化合作项目。据统计,市直院校深度合作企业已达22家,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等地区的院校也分别与多家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乐玩·体育

2025年7月1日